1.對注塑件質量的影響
外觀方面:模具溫度較高時,能改善樹脂的流動性,使制件表面平滑、有光澤,特別是提高玻纖增強型樹脂制件的表面美感,同時還能改善融合線的強度和外表。對于蝕紋面,模具溫度較低時,熔體較難充填到紋理的根部,制品表面會顯得發亮,無法真實轉印模具表面的紋理,提高模具溫度和料溫后可使制品表面得到理想的蝕紋效果。
內應力方面:模具溫度影響成型內應力的形成。模具溫度過低,會使熔融樹脂急速冷卻,導致成型品產生較高的殘余內應力,當殘余內應力高于樹脂的彈性極限或在一定化學環境侵蝕下,塑件表面就會產生裂紋。
翹曲方面:如果模具的冷卻系統設計不合理或模具溫度控制不當,塑件冷卻不足,會引起塑件翹曲變形。對于形體結構完全對稱的塑件,模溫應保持一致,使塑件各部位冷卻均衡。
收縮率方面:低的模溫使分子“凍結取向”加快,模腔內熔體的凍結層厚度增加,同時阻礙結晶生長,降低制品的成型收縮率。相反,模具溫度高,熔體冷卻緩慢,松弛時間長,取向水平低,同時有利于結晶,產品的實際收縮率較大。
熱變形溫度方面:對于結晶性塑料,如果產品在較低的模溫下成型,分子的取向和結晶被瞬間凍結,當處于較高溫的使用環境或二次加工條件下,分子鏈會進行部分地重新排列和結晶,使產品在遠低于材料的熱變形溫度下變形。正確的做法是使用接近其結晶溫度的模溫生產,使產品在注塑成型階段就得到充分的結晶,避免這種后結晶和后收縮。
2.對模具本身的影響
模具壽命:模具溫度過高可能導致模具的熱疲勞和磨損,從而縮短模具的使用壽命。同時,高溫下塑料的粘度降低,更容易粘附在模具型腔表面,增加了清理模具的難度和工作量。而模具溫度過低則可能使塑料與模具表面產生冷凝水,導致制品表面出現水跡、光澤差等外觀問題。
模具維護:模具溫度的波動會影響模具的維護工作。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模具出現一些異常情況,如熱膨脹或冷縮引起的模具變形、密封不良等,增加模具的維護難度和成本。
3.對注塑工藝的影響
塑料流動與成型:模具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塑料的流動行為。高溫模具中,塑料粘度降低,流動性增強,容易充填模具型腔,但過高的溫度可能導致塑料過快熔融流動,使制件產生過大的內應力或流動痕跡,甚至熱降解。低溫模具中,塑料流動性差,可能導致充填不足或制件表面粗糙。
制件冷卻與收縮:模具溫度決定了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冷卻速率和收縮率。冷卻速度過快可能導致制件內部產生較大的內應力,出現翹曲、開裂等問題;冷卻速度過慢則可能導致制件變形或產生過大的內應力。